CBA新赛季赛程确定-法国vs奥地利-火箭队今天最新交易-上海海港|www.sffbq.com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

陜政辦發[2016]111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27號)精神,進一步推動我省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為出發點,以“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為目標,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銜接,堅持培養興趣與提高技能相促進,堅持群體活動與運動競賽相協調,堅持全面推進與分類指導相結合,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提升體育教育質量,健全學生人格品質。

(二)工作目標。深入推進學校體育工作評價制度,全面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到2020年,全省學校體育辦學條件總體達到國家標準,切實保證體育課時和鍛煉時間,教學、訓練與競賽體系基本完備,體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基本養成,運動技能和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升,規則意識、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質顯著增強;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學校體育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體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滿活力、注重實效的學校體育發展格局。

二、重點任務

(三)強化體育課程。各級各類學校要規范辦學行為,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開足、開齊體育課程,嚴禁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中小學要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自2017年起,小學、初中體育課調整為每周4節;高中(含中等職業學校,下同)體育課調整為每周3節。本科高等學校一至二年級學生開設不少于144課時必修課,三年級以上和研究生開設選修課;高等職業(專科)院校開設不少于108課時必修課。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大力推動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和田徑、游泳、體操等基礎項目比賽和活動,廣泛開展乒乓球、羽毛球、武術等我省傳統優勢項目比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開展冰雪運動。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積極挖掘整理民族民間體育,充實和豐富體育課程內容。

(四)提高教學水平。學校體育教學要加強健康知識教育,制定開展運動項目指南,提高學生專項運動能力,讓學生熟練掌握一至兩項運動技能。積極推動中小學“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一球一操”“一縣(市、區)一特色”等體育教學模式。學校要關注學生體育能力和體質水平差異,做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研究推廣適合不同類型殘疾學生的體育教學資源,提高特殊教育學校和對殘疾學生的體育教學質量,保證每個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充分發揮中小學校和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在加強學校體育教學科學管理、深化體育教育改革、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等方面作用。支持高等學校牽頭組建運動項目全省體育教學聯盟,為中小學校開展體育教育改革提供專業支撐。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和創新體育教學資源,不斷增強教學吸引力。

(五)豐富課外活動。各級各類學校要把課外體育活動、運動隊訓練、比賽和俱樂部開展體育活動納入學校日常教學計劃。中小學每天上午必須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當天沒有體育課的,下午課后必須組織學生進行1小時體育鍛煉。各地和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定期開展以“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為主題的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堅持每年開展學生冬季長跑、體育藝術2+1以及校外全民健身運動等群體性活動,形成覆蓋校內外的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體系。中小學要合理安排家庭“體育作業”,家長要支持學生參加社會體育活動,社區要為學生體育活動創造便利條件,逐步形成家庭、學校、社區聯動的促進學生體育鍛煉機制。幼兒園要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六)深化教體結合。全省各級教育、體育行政部門要遵循教育、體育發展規律,通過整合資源、改善場地設施條件、暢通運行機制,不斷提升教體結合工作水平。教育部門要會同體育部門建設常態化的校園體育競賽機制。省教育廳每3年舉辦一屆綜合性中學生運動會、每年舉辦一屆大學生田徑運動會和省級專項陽光體育競賽活動。市、縣、區定期舉辦綜合性學生運動會,每年舉辦專項陽光體育競賽活動。完善競賽選拔機制,暢通學生運動員進入各級專業運動隊、代表隊的渠道。各級各類學校每年要定期舉辦春、秋季運動會或體育文化節,組建運動隊、俱樂部、興趣小組并開展班際、校際比賽等形式的課余體育訓練。鼓勵社會體育俱樂部和機構進入學校,輔助學校開展體育教學和訓練競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體育行政部門,加強對進入學校的社會體育俱樂部和機構的管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公辦體育運動學校(含體育院校所屬競技體校)納入義務教育管理范圍,會同體育行政部門做好公辦體育運動學校教學管理、評估、教師配備、培訓等工作。辦好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高等學校,充分發揮其引領示范作用。

(七)強化隊伍建設。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要按規定配齊配強體育教師。各地在招錄學校體育教師時,要對獲得較好運動成績的優秀退役運動員(省運會冠軍及以上成績者)給予一定政策傾斜。鼓勵優秀教練員、退役運動員、社會體育指導員、有體育特長人員擔任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省教育廳要依托師范類高等學校,加強對從事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崗前培訓。兼職體育教師人事隸屬關系不變,工資待遇由縣(市、區)確定。繼續辦好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逐步擴大免費師范生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中體育教育專業招生規模。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采取措施切實保障體育教師合法權益,科學合理確定體育教師工作量,把組織開展課外活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課余訓練、比賽等納入教學工作量。保障體育教師在職稱(職務)評聘、福利待遇、評優表彰、晉級晉升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高等學校要完善符合體育學科特點的體育教師工作考核和職稱(職務)評聘辦法。

繼續加大體育教師培訓力度,實施體育教師全員培訓。自2017年起,省上每年培訓600名中小學體育教師,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對現有中小學體育教師每3年進行一次全員輪訓,每名體育教師每年接受繼續教育時間不得少于48個課時。

(八)推進設施建設。各地要在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和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項目中統籌規劃學校體育設施,以保基本、兜底線為原則,加大對體育設施建設和器材配備的支持力度。到2020年,我省中心小學以上學校操場全部完成建設改造,每個縣(市、區)在學校至少建設一塊標準足球場地,每所學校應建設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動場所。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建設游泳地、專業項目訓練館。本科類高校至少配置兩塊標準田徑場(其中一塊為標準足球場地)、一個體育館,鼓勵建設游泳池(館),高職高專院校至少配置一塊標準田徑場(標準足球場地)和綜合類體育館。全省各級政府或學校在新建體育場館設施時應統籌考慮社會和學校的共用問題,充分發揮和提高體育設施的利用率,避免重復建設。

積極推動公共體育場館設施為學校體育提供服務,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推動有條件的學校在保證學校教育教學需要和校園安全的情況下,在節假日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本校師生和公眾有序開放。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戶外營地等資源開展體育活動。

三、健全學校體育的監測評價機制

(九)完善考試評價辦法。構建課內外相結合、各學段相銜接的學校體育考核評價體系,規范和完善體育運動項目考核和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課程考核要突出過程管理,從學生出勤、課堂表現、健康知識、運動技能、體質健康、課外鍛煉、參與活動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學校要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運動技能等級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持續推進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改革,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好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

(十)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和評價制度。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檔案,每年對所有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測試結果經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后上報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學校測試數據的抽測復測力度,確保測試數據真實、有效和完整。學校要向學生家長和社會通報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各地各學校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情況作為學校體育評價機制的重要基礎。

(十一)實施學校體育工作評估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小學體育課程實施情況監測制度,定期開展體育課程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組織開展中小學校和高等學校體育工作評估。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全面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校體育工作評估辦法》,省教育廳要對評估結果進行抽查和認定。高等學校要全面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和《高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規定,省教育廳組織開展高等學校體育評估工作。

(十二)實行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制度。深入推進中小學校和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逐級上報本行政區域學校體育工作情況,重點報告和發布學校體育開課率、陽光體育運動情況、學校體育經費投入、教學條件改善、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等,并向社會公開。省教育廳對各市區上報的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及報表要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

四、完善學校體育健康發展保障機制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把學校體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教育事業整體發展規劃,加強統籌協調,落實管理責任,并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訂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切實抓緊抓好。建立省、市、縣(市、區)學校體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教育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分工負責,落實好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各項任務。教育部門要完善政策,制定標準,加強監督管理和科學指導,將學校體育納入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發展規劃;體育部門要把學校體育作為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在技術、人才、場地和體育組織建設等方面加強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支持。發展改革部門要把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支持學校體育發展。財政部門要完善支持學校體育的投入政策。建立專項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行政問責機制,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3年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中實行“一票否決”。省教育廳要會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學校體育專項檢查,建立約談有關主管負責人的機制。

(十四)保障經費投入。全省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大學校體育經費投入力度,在安排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和本級財力時要對學校體育給予傾斜。各級教育部門要根據需求將學校體育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預算。學校要保障體育工作的經費需求。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支持發展學校體育,多渠道增加學校體育投入。

(十五)整合各方資源。完善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購買體育服務等方式,逐步建立社會力量支持學校體育發展的長效機制,引導技術、人才等資源服務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等活動。鼓勵專業運動隊、職業體育俱樂部定期組織教練員、運動員深入學校指導開展有關體育活動。支持學校與科研院所、社會團隊、企業等開展廣泛合作,提升學校體育工作水平。加強學校體育國際交流,深化同港澳臺青少年體育活動的合作。

(十六)健全風險管控機制。健全學校體育運動傷害風險防范機制,保障學校體育工作健康有序開展。各級各類學校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學生的傷害應急處置和救護能力。加強校長、教師及有關管理人員培訓,提高學校體育從業人員運動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學校應當根據體育器材設施及場地的安全風險進行分類管理,定期開展檢查,有安全風險的應當設立明顯警示標志和安全提示。完善校方責任險,探索建立涵蓋體育意外傷害的學生綜合保險機制。鼓勵各地試點推行學生體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調解辦法。

(十七)營造良好環境。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充分利用網絡、廣電、報刊、黑板報等各種宣傳媒介和手段,宣傳學校體育工作的政策要求、典型經驗和有效做法,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學校體育文化建設,形成全社會重視青少年健康的良好氛圍。學校要充分發揮在學生體質健康發展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強與家庭和社區的溝通與合作,努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養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社區要不斷改善社區內體育活動設施,為青少年提供良好體育活動條件。要利用節假日、寒暑假、雙休日,積極組織社區內青少年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全民健身運動,充分展示新時期青少年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精神風貌。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2月23日


 
 
2017-01-07      動商發展研究中心